历史

李斯②(1 / 3)

【其实看李斯与赵高的矛盾,已经有后世王朝那种文官与内侍夺权的苗头了。

赵高是不是宦官这个事儿也有一定讨论度,因为他有个女婿,不过后世太监也有养子养女呢,这也不能说明什么。

更何况,宦与宦也是不一样的,东汉后,宫内宦官才都是阉人,在此之前也有健全男性,主要称宦臣,是帝王的内侍家仆,在此主要取宦臣作为“内侍之臣”的特性。

就赵高的初始工作职能,我们把他定位为宦还是没什么问题的,《李斯列传》中,李斯上书言赵高事,二世曰:“何哉?夫高,故宦人也。”

文与宦,这二者的对立大家应该还挺熟悉的,很典型的俩,唐朝和明朝。

安史之乱后大唐宦官权力迅速拔高,唐顺宗为了抑制宦权,提拔王叔文、王伾与大家都很熟悉的刘禹锡、柳宗元等人,这群革新派文人摩拳擦掌搞起了永贞革新,企图把专权的宦官给搞下台。

结果没搞过,宦官们拥立新君,把皇帝和这群士大夫一起打发了,刘禹锡柳宗元从中央被贬成刺史再到司马——课本上关于诗人的生平记载大多是“屡遭贬谪”四个字,深究却一片猩红。

和宦官的斗争失败了,志同道合的伙伴四散天涯,前途一片灰暗,再加上心里为顺宗难过,要么柳宗元一天天写辛辣讽刺文学呢,写诗也是凄冷而骨峭,就,想不开啊,心里凉凉的。

而大明,宦官都名正言顺干政了,你说文官能不和他们对掐吗,司礼监都能批红摸到奏本了,东厂西厂也在那儿静静发力呢,再到王朝末年,虽说天启朝情况有点复杂,皇帝和文官也特别不对头,但权宦能到九千岁这个地步也挺离谱了。

这两朝说起来还有皇权在其中作用呢,一朝要文官压制宦权,一朝要借着太监监督打压臣子,历史真是挺有意思的哈。】

“安史之乱?”贞观臣子瞠目,“大唐还有宦权庞大至此的一日,甚至能拥立新君,打发皇帝与多位朝臣……那乱究竟是乱到何种地步,才有这般结果?”

李世民觉得自己风疾都要犯了,唐人没有重宦之风,宫人行的都是最普通的分内事,究竟是哪一朝子孙如此昏聩,就没读过东汉旧事么?还有那安史之乱,天幕提到的上一个“乱”字,还是五胡乱华。

若真乱到动荡至此百姓难安的地步,这子孙还是以死谢天下吧。

·

祖宗们心惊胆战惴惴得很,李隆基倒是挺自在。刚听花鸟使来报,这次下江南又采择了无数美艳女子可入宫侍奉天子,他正乐着呢,看看天幕又看看边上的高力士,踹了老伙计一脚,随意拣了个葡萄抛给他。

“竟有如此痴傻的子孙,大唐盛世至此还能冒出个堪称‘乱’字的大祸,让你等阉人顺势掌了权,当真笑话。”

高力士殷切接住君王的果子:“谢陛下赏,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您的功绩和心胸,这等腌臜小人,要在您治下,那都是老实安稳做事的,岂敢生出别的想头!”

天子嗤笑一声,并不把他当回事,只寻思这次花鸟使择来的女子不知怎样,宫中到底没有堪称国色之人。

·

刘禹锡与柳宗元本对坐饮茶,观罢天幕只能无言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婆婆你怎么这样[年代] 我真的只是看着柔弱[星际]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归琅(快穿) 领养一只退役兽人 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侯门夫妻重生后 穿书后成了狼孩 暗室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