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52.靖康 靖康(1 / 3)

【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二人一人一脚, 把大宋直接蹬进了深不见底的漩涡。赵佶和赵桓在某些方面还挺像,爱写字,骨头软, 当爹的把责任一甩就打算溜了,当儿子的继续他们老赵家的投降政策。

从局势危难到东京城破, 赵桓及其政治集团的乞和使臣就没停过。放弃北方战场,文臣上疏乞弃三镇, 东京城破还想议和, 举白旗方面他们一直很拿手。

城中军民激愤,普通人知道身后是家, 血肉便是最后一道防线,无数人自愿领甲胄,拿起武器御敌,让金军无法入内。

与此同时, 朝上的皇帝与相公们却忙不迭送赵桓亲身去金营议降退兵——原本是让太上皇去的, 但向来活蹦乱跳身体倍儿棒的太上皇这时候受惊过度了,没办法。

战败了,当皇帝的要去敌方营帐议事, 这种事换个时代根本没法理解, 但赵桓去了, 也意料之中被金兵扣押。

金人使其割让河东河北,再加上许多金银布帛,并勒令各地来援的军队停止行动。钦宗听话地奉上降表, 但被割之地的百姓却“作坚守计, 例不奉诏”。】

这便是天子,临危退位和一心议和的两个天子。大宋臣子有羞愧欲死的,有故作镇定的, 百姓却无法掩盖失望与痛恨。

他们看着天幕上景象不断变化,太原城被童贯抛在脑后,但太原城的军民坚守了二百余天才被攻破。

而东京,奉天下之力供养的东京,五丈九尺、铁裹窗门,拥有马面团楼,不可催破的东京和坐在东京城中的天子大夫们,却那样轻易地相信鬼神之术,自开城门迎敌。

刚登基的端王连着他的长子一同被扣在堂中,他还没来得及搅和什么,尚有仁人志士。众人商议一番,决心去太//祖一脉寻人继位,好应对即将到来的剧变。

坐稳皇位的赵官家却已不想再要它,正打算像原本历史上那样退位,将皇位传给他向来不喜欢的长子,随后带爱子出去避祸。太子却不是傻子,如何肯干,二人不管不顾推让起皇位,一时竟无暇再听外界动静。

.

其他时空许多人不忍再看。割地议和,奉上金银,奉上尊严,难道就能获得和平?泱泱大国,怎会连一争之力都没有,以地与钱换一时安定,不过抱薪救火罢了。

百姓未言弃,公卿却能默许帝王亲自去敌营。这已不是荒谬二字可以形容的了,没有兵,没有武力,居然就要被如此胁迫么?无数位面的君王若有所觉。

【早在赵佶在位时,大宋各地便被皇帝与其宠信的臣子们折腾得不轻,百姓的钱财都流入奸佞的口袋,为臣者再从其中拨出一些讨好天子。

后来战败赔款、买空城,可以说徽宗上位后整个大宋的财富都被篦子细细梳理搜刮过一遍,如今议和,却依然要赔上无数财富。

靖康元年十二月五日,金人索马一万匹。开封府下令,有藏马的门户,全家人都要军法处置,有人举告还能得三千贯。除了一些官职可自留一匹,其他的马都被收去,士大夫们折了骨头,代价是自己要跨驴乘轿甚至徒步上朝,都城马群皆空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婆婆你怎么这样[年代] 我真的只是看着柔弱[星际]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归琅(快穿) 领养一只退役兽人 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侯门夫妻重生后 穿书后成了狼孩 暗室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