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53.宋高宗 康王赵构(1 / 3)

【宋徽宗与宋钦宗被废, 金人带着钱和人回到自己的地盘,但大宋这么大块地方也管不过来,就扶植了一些汉人的傀儡政权。一个是张邦昌被强行立为“伪楚”皇帝, 这位曾是大宋宰相,力主议和,当年和康王一起去金营做人质,大约在敌人那混了个眼熟吧,后期还政高宗死去。

另一傀儡政权伪齐的皇帝刘豫则是北宋叛臣, 杀将献城, 看各地有佳禾祥瑞, 觉得机会来了,主动贿赂金人册封他, 于建炎四年僭号称帝。伪齐对金人的态度很殷切,帮着搜寻大宋皇室, 助金入侵宋国领土,与新建立的南宋朝廷相抗。时间长了金人怕他得势壮大自身,夺权废黜。

早在靖康金国肆意搜刮时,大宋除徽钦父子外“七陵八帝”葬身的北宋皇陵就被折腾过一遍, 刘豫上位之后就寻思, 我都当上皇帝了, 那我祖先也进太庙躺一躺吧, 又在河南、汴京两地设置了一个专业部门,淘沙官。两京的坟冢都被刨了, 帝陵自然难逃厄运, 被发掘殆尽。

多年后南宋事初定,张焘自西京朝陵还,帝陵荆棘丛生, 诸陵皆遭发,宋高宗问他帝陵如何,张焘只说了一句:“万世不可忘此贼。”】

此言一出,大宋帝王皆暴怒:“贼人安敢夺我社稷,毁我宗庙!”

刘豫是个什么人物,叛臣罢了,金国的一条狗,居然也敢将祖辈供奉在大宋的太庙,真把自己当个东西;居然敢助纣为虐,毁坏帝陵,当真是万世不可忘此贼!

但那宋高宗,祖宗们心中莫名燃起希望来,北宋没了还有南宋,赵氏男儿总不会一直软弱。虽然天幕之前说过是一连三个昏君,但前面两个已经烂成这样了,第三个总该学到教训,还能差到哪去,总不能将本该到手的国土又还回去了罢?

最多也就是偏安求稳,只要是个有心的,能发展国力,再创社稷,提拔些武将打回去,他便当得起一个“高”字。

唯有赵煦对此没有任何想头,赵佶跪在面前软得像坨泥巴,只会躲避与求饶,若有子嗣,与其父也差不了多少。

哲宗已没有力气再发火,瘫坐在椅上看天幕中荒草丛生的宫室与曝尸在外的白骨。有何可疑惑?没有兵的国境被人欺辱,骨头软的天子被夺皇位,金人扶植的一介傀儡都能在大宋地界上任意妄为,这样的事根本不意外。

他懒得看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端王,抬手唤人将他押下去,待天幕结束后带文武百官一道观刑,万幸此世赵佶还未有子……

帝王思索片刻,又忆及天幕再三说过这个弟弟的书画与字,教人端墨给赵佶日日抄写“靖康”,到死为止。抄下的笔墨皆被赐给朝中素来主和的臣子们,让他们将端王字迹悬挂堂前日日看着——看他们的“永结两国之好”与不够硬的骨头会换来什么。

·

徽宗大权在握多年位面的赵佶耗费许久终将皇位甩给太子,正想溜走,却被赵姓宗室与近臣们结结实实捆了起来。

天子如此,手下人的德行好不到哪里去。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在蜜糖与享乐中失去了正常的羞耻心,并不在乎耻辱,也不在乎百姓的哭声,哪怕知道国难当头,第一反应也是跑,不和皇帝一同被俘便是,但坟冢陵墓这样的存在却重要。

帝陵皆被发,其他人的又待如何?在座之人年纪也不小了,没人能保证靖康时自己不是一把黄土,祖坟又没法迁走,如今听旁人要动两京的坟冢,终于有种火烧自身之感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婆婆你怎么这样[年代] 我真的只是看着柔弱[星际]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归琅(快穿) 领养一只退役兽人 在古代摆摊卖美食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侯门夫妻重生后 穿书后成了狼孩 暗室婚书